登录
无障碍阅读

杭州余杭大队实测电动自行车电池火灾:违规充电41分钟爆燃惊心
2025年 09月 23日 14: 43 信息来源: 新闻宣传处 作者:

  近日,针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因私自改装、使用劣质充电器及室内违规充电等问题频发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现状,杭州市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于9月18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严谨、贴近实际的充电安全对比实验。通过真实数据与直观演示,全面揭示各类违规操作背后潜藏的巨大安全隐患,切实提升市民消防安全意识。

  实验一:外部火源对电池组安全性的影响测试

  实验模拟周边可燃物起火场景,消防员在受控环境下将明火引燃至电池组附近,并全程监测其状态变化。结果显示,在电池未改装、内部结构完好的前提下,即便遭遇外部火焰炙烤,电池组始终未出现冒烟、起火或爆炸等异常现象。该实验证明,原装合格电池具备一定的外部防火耐受能力,若无内部缺陷或人为破坏,单纯外部火源不易直接诱发电池热失控。

  实验二:合规充电流程与安全保护机制演示

  消防员现场使用原厂认证电池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设备进行正常充电操作。整个充电过程平稳有序,电池温度无明显异常上升。当电量充满后,充电器自动识别并切断电源,实现“过充保护”,未发生任何过热、漏电或燃烧迹象。实验充分验证了正规产品所配备的多重安全防护机制的有效性,规范充电行为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基础。

  实验三:非法改装与劣质充电器极端风险实测

  本环节采用经非法改装(拆除保护电路)的电池搭配非标劣质充电器进行充电测试,模拟高危使用场景。初始阶段温升缓慢,1分钟时为37℃,28分钟后仅升至38℃,表面看似无异。然而自第34分钟起,温度骤然攀升至41℃,电池开始释放大量浓烟及刺激性气体;35分钟出现爆响,37分钟温度突破50℃,40分钟已达66℃;至41分钟,电池瞬间猛烈起火,喷射出高温火花,火势迅速扩散。消防员于起火后41秒15毫秒立即启动应急处置,30秒内成功扑灭明火。值得注意的是,灭火后电池残体仍保持极高温度,致使喷洒的灭火用水当场沸腾,足见其能量释放之剧烈。该实验以触目惊心的过程警示公众:违规改装与劣质设备组合极易引发不可控灾难。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