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下各类复杂灾害事故的救援需求,为全面提升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始终立足实战导向,系统规范练兵机制,从体能、实战、装备三个核心维度发力,推动队伍训练向科学化、标准化深度迈进,全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加强体能储备,助力专职消防队伍“兵强马壮”。支队始终坚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练兵理念,将体能素质视作灭火救援能力的核心支撑。通过按季度划分“基础训练、强化训练、巩固提升”三个阶段,科学制定周期性训练计划,采用“耐力+爆发力”“专项+综合”的多元化训练模式——耐力训练以5000米跑、负重登楼为核心,爆发力训练融入折返跑、负重推举等科目,全面强化专职消防队员体能储备。同时,推行“周测月考”动态考核机制,周测侧重基础体能达标测试,月考则结合实战场景设置负重救人、器材搬运等综合科目;针对考核中暴露的个人短板,为队员量身定制针对性强化方案,还组建“骨干带训小组”帮扶体能薄弱人员,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训练氛围,确保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加强实战演练,助力专职消防队伍“横刀立马”。支队创新推行“六熟悉+联勤联训”深度融合机制,结合辖区高层建筑、化工企业、地下空间等灾害特点开展实战化演练。每月联合辖区重点单位开展不少于2次实地勘察,熟练掌握重点单位建筑结构、消防设施及周边水源分布,同步更新完善数字化预案库;模拟设置火场浓烟封堵楼梯间、地下空间断电失联、建筑局部坍塌等复杂险情,组织队员开展火情侦察、内攻灭火、紧急避险、人员疏散等关键科目训练。在此基础上,建立“训、战、评、改”闭环机制,每次演练后立即组织指挥员、战斗员、驾驶员、通信员联合复盘,梳理内攻路线规划不合理、协同配合不顺畅等问题,24小时内形成整改清单并落实优化,持续完善作战编成,锤炼队伍攻坚打赢能力。
加强装备实训,助力专职消防队伍“厉兵粟马”。坚持以“人装合一、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分阶段开展装备器材专项培训。第一阶段邀请装备厂家技术人员开展集中理论教学,详细解读破拆、举高、供气等装备的性能参数、操作规范及维护要点;第二阶段分组开展实操训练,重点演练破拆工具在不同墙体材质的应用技巧、举高消防车在狭窄场地的展开流程。针对关键装备,组织“一对一”场景化技能考核,设置“夜间复杂场地装备架设”“破损器材快速更换”等贴近实战的考核科目,确保队员熟练掌握装备实战应用技能。同时,建立装备性能动态监测机制,每月对核心装备进行性能检测,最大力度保障在各类环境下装备的可靠性,为高效救援筑牢装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