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坚持保安全和惠民生有机统一,以补贴兑付、执法打击、宣教服务为抓手,助推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提质增效。
高效兑付,加速以旧换新。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大力推进以旧换新工作,制定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隐患整治、市场规范、资金兑付”三大核心任务,每月会商研判,协调解决跨部门堵点问题5项。建立“预审+预付+清算”高效兑付模式,明确“商户提交材料-审计-经商部门核查确认-财务拨付”的兑付流程,将拨付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实行“销售承诺备案制”,市场监管部门与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家签订《合规经营承诺书》,并通过“浙品码”系统实现车辆信息全程可溯,杜绝虚抬价格、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置换1.25万辆,超额完成140%,补贴1079.11万元,资金拨付率位居全省第一。
严格执法,重拳打非治违。公安交警部门实施“超常规”勤务模式,在全市主城区、国省道关键点位设置319处联勤检查点,累计查处电动自行车全量交通违法行为60.47万起,查处非法改装1.14万起,拆除违法加装雨棚1129顶,劝导轻微违法行为11.92万起,查扣无牌非标涉改电动自行车2465辆,整改1837辆。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台账倒查+实物核验”双轨并行机制,联合对全市327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和105处上牌点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产品合格证、3C认证标识及蓄电池技术参数,发放整改通知单203份。消防部门推动乡镇(街道)加强消防委托(赋权)执法运用,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行为,累计搬离劝导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5514辆。
立体宣教,推动服务落地。市场监管、经商等部门联合出台透明化改革措施,统一公示补贴车型、基准价格、补贴金额,推行“线上直补”模式。乡镇(街道)依托网格管理体系深化政策宣贯覆盖,及时掌握居民群众需求,灵活采取上门更换、现场补贴、免费锂电池健康评估等方式掀起换新热潮。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宣传、“定点+流动”精准服务的方式,在丽水发布、丽水新闻等媒体平台发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汇集爱玛、雅迪、小牛等知名品牌,设置32个展示区,现场开展政策宣讲与便民服务。建立“实名制微信服务群”,由市场监管、银行工作人员、审计人员24小时在线答疑,将问题处理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