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切实抓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效提升市民正确使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意识,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当前火灾防控工作实际情况,整合社会传播资源,全方位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多方联动,增强查宣实效。支队积极联合公安、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边检查、边整改、边宣传”的形式,深入农村自建房、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网点等重点场所,对电动自行车占用并堵塞消防通道、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违规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行为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车主立即整改,并结合火灾案例为车主科普法律法规与防火知识,督促物业定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高业主们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使用重要性的认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切实引导群众养成安全充电、规范停放的良好习惯。
靶向宣传,构筑安全屏障。支队坚持多角度宣传,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消防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深入居民小区、沿街店铺,通过敲门入户、现场解答等方式,“面对面”讲述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的原因、防范措施以及楼道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危险性,提醒广大居民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范,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和长时间充电,要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为习惯,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火灾防范意识。同时,宣传人员在各重点单位及居民小区的楼道、电梯、公示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让群众有针对性地发现、消除身边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拓宽渠道,营造浓厚氛围。支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通过电视台、报纸、政府网等媒体平台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提示。支队广泛动员社会单位利用楼宇电视、LED显示屏等媒介载体,高频次播放消防安全提示字幕及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视频,呼吁引导广大居民积极投诉举报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入户停放、“飞线”充电等违法行为,全方位、广覆盖开展电动车消防宣传。此外,支队利用微信群、移动短信平台发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信息,并借助线上网络覆盖面积广,宣传高效、快捷的优势,利用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要点、安全提示,真正形成“人人参与、相互提醒、户户防范”的浓厚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