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汲火灾事故教训,从源头上阻断燃气和用气企业消防安全隐患,进一步净化全市燃气领域消防安全环境。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瞄准重点区域,多举措推进燃气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强化演练和宣传行动,拧紧燃气“安全阀”。
抓早动快,夯实责任聚合力。一是高位推动,周密部署。支队领导多次就全市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与各地政府进行研究讨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召开整治动员会,明确工作重点,推动整治工作迅速开展。二是成立专班,定岗定责。推动成立违规使用燃气重大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设立宣传及舆情管控、整治攻坚、违法建筑拆除、安全稳控等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落实各组、各部门职责分工,全方位开展整治工作。三是持续督导,加压推进。以“每周一督”为抓手,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抽查、授业解惑的方式,每周对整治工作开展进程进行现场指导,各级领导分别带队开展实地督导,以高压态势,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检查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重拳出击,以点带面促整治。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整治攻坚组采取分片包干模式,分组对全市工业园区、沿街商铺等重点领域开展检查巡查、宣传教育工作,并全部下发安全告知书,督促签订安全承诺书,按照“一户一档”建档留底,落实以房管人。二是精准整改,有的放矢。采取“日巡+夜查”监管模式,督促生产型“三合一”场所完成整改,并劝离清退经营性“三合一”违规住人场所、违规使用液化气场所,挂钩消防监督人员同步蹲点下沉,每日召开研判例会、进行现场帮扶,形成“日检查、日汇报、日整改”闭环工作机制。三是多方联动,整合优势。充分发挥公安、城管、住建等行业部门监管优势,分批对场所负责人开展联合约谈,对久拖不改场所开展联合检查执法,主动联合辖区燃气公司对餐饮场所液化气瓶进行现场回收,共同推进整治工作实现最大效能。
探索机制,长效管理出实效。一是宣传发力,营造氛围。发挥“村村响”喇叭作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播放预警提示,依托消防宣传车开展“走街串巷”式消防宣传,发动消防宣传人员、基层消委办、网格员、“九小场所”专兼职消防员等力量开展“上门入户”定向宣传,为整治工作营造浓厚的消防氛围。二是技防加持,有备无患。督促经营性“三合一”场所完成喷淋安装、防火门改造,鼓励引导各场所在配齐配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基础上,配备伸缩梯等简易应急救援器材,同时督促部分餐饮场所燃气灶更换为电灶或植物油灶,通过各项技防措施有机结合,推动整治工作成效倍增。三是制度保障,巩固成效。推动建立长效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三合一”整治工作,定期总结经验做法、打造试点样板,并突出防控重点、分类施策推进,不断夯实全市消防工作基础,形成长效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