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障碍阅读

发生氨气泄漏怎么办?
2024年 05月 01日 16: 18 信息来源: 浙江消防 作者: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及时就医。


【灭火方法】

救援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溢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封堵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水或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米,下风向疏散白天100米、夜晚200米;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米,下风向疏散白天800米、夜晚2300米。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