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着力提升辖区社会单位抵御火灾能力,充分发挥好微型消防救援站“灭早、灭小、灭初期”的作用,一直以来,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巧借“三个一”模式稳步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持续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确保消防安全形势始终保持安全稳定。
一、抓实“关键点”,下好日常管理“一盘棋”。一方面,全市各地种好“责任田”,扎实开展微型消防站实战拉动及检查指导工作,并通过将微型消防站纳入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确保微型消防站不仅承担本单位灭火救援工作,同时兼顾本辖区及周边灭火救援处置工作,切实发挥微型消防站“救早、灭小”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单位瞄准靶心,不定时深入各微型消防站指导制定火灾扑救预案,督促开展熟悉演练工作,使各微型消防站队员更加熟悉本单位、本社区的建筑结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设施、重点部位等情况,并能够熟练掌握消防设施、器材装备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同时严格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由各队站对辖区微型消防站队员进行培训教育,重点对微型消防站职能职责、执勤训练、值守联动等内容进行规范,明确具体要求和标准,逐步实现微型消防站管理有依据、有标准。
二、压实“着力点”,编好联勤联动“一张网”。全市各地打造“强引擎”,着力采取“每日巡查”与“定期检查”巧妙结合的方式不间断进行巡查检查,确保在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见警率;同时,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日常消防巡查、入户防火检查、消防安全提醒,有效整合发挥微型消防站“小、快、灵”的优势,不断加大微型消防站建设宣贯力度、广度、深度,全面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积极营造全民消防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针对某些单位微型消防站未按标准建设,缺少人员、设施,巡查记录不规范等情况,各地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督促其落实消防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好微型消防站“灭早、灭小、灭初期”的作用,达到解决灭火救援“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夯实“基础点”,讲好指导帮扶“一堂课”。全市各地下好“关键棋”,以培训教育等方式方法,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就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范围、灭火救援装备应用训练、个人安全防护等内容,并对微型消防站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同时,各单位坚持“快速建设、长效管控”的原则,立足联动、联训、联勤制度,将所有微型消防站全部纳入到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与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实施统一调度指挥。期间,桐庐大队以定点帮扶的方式,深入辖区各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从组织人员应急疏散逃生、日常防火巡查检查、消防宣传以及消防器材如何使用等多个方面,及时纠正各微型消防站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帮助其建立健全队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等管理制度,确保微型消防站装备器材有效好用、微型消防站队员专业能力持续提升,高效助推微型消防站灭火救援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