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弱势群体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遏制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着眼实际,把握要点,“瞄准靶心”全力筑牢弱势群体消防安全“堡垒”。
统筹部署,稳住安全“压舱石”。支队研究分析全市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的现状,积极与民政、教育、卫健、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及协调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级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同时,支队发动基层网格力量摸清辖区内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的底数,对人员数量、监护人信息、物业管理人员等情况登记造册,推动街道和派出所建立定期探访制度,发动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逐户确定帮扶人员,建立“一对一”、“捆绑式”的帮扶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监管工作。
突出导向,细耕安全“责任田”。支队联合应急、住建、民政、卫健等部门,深入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养老院敬老院等场所全面排查各类消防安全隐患;组织辖区派出所、综治办、村居微型消防站等基层力量,充分借助入户调查、夜间检查等方式,切实摸清辖区弱势群体的底数,掌握基本情况,建立完善相关档案台帐和清单,帮助查改火灾隐患;同时,支队不定时的进行“回访”,对隐患问题再梳理、再排查、再剖析,做到火灾隐患有人检查、有人整改、有人跟踪落实,防止火灾隐患反弹。
多维宣教,绷紧安全“意识弦”。针对弱势群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维方式单一、接受能力较差的特点,支队发动消防志愿者、网格员、派出所民警等基层力量,通过“敲门行动”,有针对性地讲解家庭用火、用电、用气等基本常识,提醒冬季消防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消防安全知识、自防自救技能;充分利用沿街店铺LED电子屏、楼宇电视、“流动宣传车”、“村村通大喇叭”等载体多频次、高密度滚动播放火灾警示片和方言版消防安全提示,让消防知识深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全面筑牢消防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