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不断夯实火灾防控“防火墙”,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当前冬季火灾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全力打造立体式冬防宣传工作新格局。
紧盯企业培训 培养企业消防安全“明白人”。自冬季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各大队通过对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开展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充分结合人员密集场所典型火灾案例,列举近期发生火灾案例剖析了原因及后果,深入细致地讲解了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强调企业员工在消防工作中需做到“四懂”、“四会”。同时,各大队宣传人员将火场逃生自救常识及基本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作为宣讲的重点,详细讲解了初起火灾扑救注意事项,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自救、灭火器、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有效提升企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
紧盯学校教育,打造师生消防安全“小课堂”。进一步强化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支队针对学校师生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低等特点,主动开展中小学、幼儿园上门宣传培训,通过设置消防安全展架展示,消防宣传车进校园,校园警示片播放,校园消防知识宣讲,有奖问答,参观消防车辆、器材,参观安全教育馆等多个互动环节,深度强化了学生们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火场逃生技能,为构建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盯家庭安全,提高群众自防自救“基本功”。支队结合冬季火灾特点,采取“主动出击、上门服务”的形式,对居民屋外、家中、楼道内是否堆放可燃易燃品,楼梯间是否违规存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讲解,镇海、江北、高新区等大队印制了6万余份村(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海报,通过发放典型家庭火灾案例及宣传挂图、宣传手册等资料,向居民边讲解边面对面地做示范,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如何排查火灾隐患、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如何正确利用灭火器灭火等知识,提醒居民改正卧床吸烟、人走不断电、乱丢烟头等生活恶习,确保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紧盯农村防火,构筑弱势群体自防自救“防火墙”。支队针对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开展消防安全“敲门行动”,将消防安全知识送上门,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和纠正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家庭用火、用电、用气不良习惯,帮助其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并组织消防专职队、网格员和消防志愿者深入辖区各乡镇各村(社区),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广泛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单;在村路口、村民房前、村(社区)公开栏等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宣传海报,使村民充分认识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思想上处处留心,培养良好消防安全习惯,形成“消防知识全覆盖”的良好宣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