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障碍阅读

​湖州消防支队多措并举推动火调及消防产品工作“固基提质”
2024年 01月 06日 16: 35 信息来源: 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

  2023年以来,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以“重保障、强素质、提质效”为目标,大力建设火调技术分中心,推动火灾调查工作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行刑衔接,整顿消防产品市场秩序,切实净化消防产品环境,实现火调和消防产品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以基为首,不断夯实火调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基础工作,牢牢抓住火灾调查的话语权,是持续巩固和强化火灾调查在消防领域专业地位的“金钥匙”。2023年以来,支队全年审核一般火灾调查案件63起,实地指导各大队火灾21起,视频分析15起,远程指导8起。每月统计各大队火灾调查工作情况,掌握一般程序、简易程序火灾调查案件办理情况,掌握调查率、查清率、行政处罚率、行刑衔接等重点项目。2023年,全市火灾调查案件数为258起,调查率为16.36%,查清率为89.3%,同比2022年分别提升21.72%和10.7%以上。

  以专为径,全面提升火调技术水平。为深化火调技术专业化建设,在总队火调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支队出台《全市火灾事故调查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扩充人员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建设火调技术分中心,设置独立专业的“人+装”一体化工作室,做好技术研究总结,开发软著《事故视频调查系统》(证书号:软著登字第12174995号)。与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本地火调科学技术学习、研究平台,提高物证检测鉴定水平,利用材料学院实验室提出建设“南太湖火灾联合实验室”目标。依托支队人才培养工程“青蓝计划”,不断丰富火调技术研究,确定研究课题6个,成立新能源材料研究工作室,并落实2024年火灾实验项目经费50万元,为全市火调技术工作提供坚强后盾。

  以法为器,严肃追责倒逼责任落实。支队逐一对有重大影响的火灾事故开展延伸调查和追责问责工作,通过火灾事故倒查追责处理火灾事故责任人,达到推动社会单位和监管部门依法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作用。2023年,共先后对安吉“2·1”、南浔“4.27”“4.28”、德清“3.1”、长兴“7.12”、织里“10.27”等6起火灾开展责任调查,涉嫌失火罪4起、放火罪2起,均移送公安机关办理。2023年,检察院、法院严格审理去年移送的涉火刑事案件,其中,2名违规电焊责任人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一“一厂多租”企业房东、承租企业主、员工3人因犯危险物品肇事或危险作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以上。

  以宣为导,助推火调工作成果转化。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引导群众主动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支队借力各类媒体在宣传中的优势,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新媒体等方式,在法治日报、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中国消防产品网、消防科技信息网、浙江电视台、浙江法治报、南太湖号等央、省、市级媒体平台发布涉火刑事案件宣判情况、消防产品打假信息和消防数字化改革新技术应用报道,向市民呼吁高度重视消防违法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切实重视消防安全,对制假、售假、用假违法行为开展社会监督以及全面运用科技手段治理火患,有效提升火调工作成果转化率。

  以查为击,重拳净化消防产品环境。2023年初,市消安委办与市安委办联合下发《全市打击冒牌消防培训和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支队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消防产品案件办理联合协作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行刑衔接,建立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违法行为工作机制。全年,我市对已投入使用领域开展检查155家次,共抽样送检消防产品16类37个批次,发现不合格消防产品8类19个批次,回收不合格灭火器4563具,更换不合格产品134件,消除消防产品类火灾隐患141处,现场检查判定不合格通知书15份,发送责令改正通知书15份,行政处罚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单位7家,罚款金额4.43万元。市县两级三部门逐条梳理分析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线索,协商制定打击方案,并实施跨省侦查。截至目前,共办理行刑衔接案件4起,查处生产及销售企业8家,控制违法嫌疑人5人,从源头上防止和消除因消防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火灾隐患,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净化消防安全环境。

2.jpg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