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社区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努力提升社区自主管理水平,舟山市消防救援支队以多元自治为发展方向,全面加强开放式老旧小区消防安全建设,全速推进社区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建设,有效破解开放式老旧小区消防难题。
一、破解多头管理,形成工作合力。消防、公安、城管等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形成了执法合力,提高了执法效能;引入未来社区理念,按照智慧城市和现代社区的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构建高效精细的社区治理模式,搜集多方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发动群众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普陀六横将部分危楼改造为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有效缓解周边消防通道堵塞难题。新城管委会通过数智赋能重构治理场景、放大治理效能,完成红茅山、富都2个省级社区试点创建工作,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关联并接入客流、门禁、监控三大类692个设备,将社区各类主体纳入数字化治理平台,建立社区端管理、物业端经营、居民端参与、商户端服务四端融合的“一张图”应用系统,引导多方主体共建共治。
二、建立自治队伍,加强长效管理。舟山市积极探索无物业居民小区多元化管理方式,通过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业主自行管理、社区保障管理等模式,建立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开放式老旧小区组建“红管家”“红袖章”“红旗手”等队伍,积极参与到小区综合专项整治,带头对楼道堆积物、车棚车库住人经营等乱象进行排查整治;组建以“楼道党员+楼道组长+居民骨干+业主”为核心的“红钥匙”楼道管理队伍,提供消防、治安、卫生和维修等服务,实现楼道管家全覆盖;组建了由社区、楼道管家、居民三方组成的楼道微信群,通过居民自查自纠、“随手拍”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小区管理,为小区无物业楼道管理困难的现象开出了新的治理方案,有效改善小区消防安全“无人管”现象。
三、补齐配套短板,提升安全品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协同推进区块化“大社区”改造与碎片化“零星楼幢”改造,确保改造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积极开展小区公共配套设施修复改造,通过燃气管道入户、安防设施更新、停车位扩容等,细化深化改造内容,从基础类向完善类、提升类逐步扩展,着力破解当前老旧小区较突出的停车位不足、安全配套设施欠缺等问题,全方位提升小区安全品质。同时,在改造期间,各地消防深化“防消联勤”工作机制,组织大、中队消防员和辖区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集中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测试和消防水源“六熟悉”活动,制定老旧小区缺水情况作战信息卡,修建河道消防车取水点,推动设立灭火器材集中配置点,增装独立式感烟报警器,全面提升小区消防安全基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