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3年以来,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以消防宣传“五进”工作、“百千万”工程活动为抓手,不断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社会化宣传教育活动向“实”而行,带动全民关注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
一、稳中求变,抓实“五进”活动之举。聚焦重点工作。根据总队“五进”工作要求,指导新增的15家试点单位建设,其中9家单位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消防宣传“五进”工作试点单位。以“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站”创建为契机,组建“蓝焰”服务队,面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服务上门,培训到岗”活动。聚焦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流动微型消防车进村”活动,在农村集体“亮相”近万条消防宣传标语。依托农村广播站、“村村通”大喇叭每日滚动播放消防安全常识。联合文旅局等部门开展“百村千场”消防主题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按网格划分“责任田”,指导镇街完成2000余家宗地企业及相关承租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聚焦重点群体。全面发动各镇街、村社组建公益“敲门”行动小分队,针对鳏寡孤独、空巢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宣传式巡查”和“敲门行动”,培训人员20余万人。联合教育局及属地镇街面向全市31万师生开展“大手拉小手”消防实践活动,通过创新“理论+实操”“请进来+走出去”相融互促模式,构建“部门联动、消地结合、学校参与”的消防宣传教育格局。
二、精益求精,走实品牌建设之路。整合社会资源。巩固提炼消防宣传“百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各镇街、各部门遴选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明白人,不断充实壮大“百人宣讲团”队伍,通过专业化培训后在全市开展千场消防培训。14余万人注册全民消防安全学习“学习云”,消防宣传覆盖面、精准度有效提升。丰富阵地功能。立足全民性、零距离、零门槛消防体验感,全市建成2个消防主题公园、14个镇街消防宣传体验室、400余个社区(农村)消防宣传体验点,面向260万新老义乌人免费预约开放。其中,佛堂安全体验教育基地被命名为2023年度“浙江省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强志愿队伍。10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300余名外籍留学生、1600余名美团外卖小哥加入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借助行业优势、自身特长助力消防宣传,其中由支队选送推荐、义乌工商国际志愿者执行的国际消防志愿者社区服务计划项目荣获第二届义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三、由浅入深,凝实齐抓共管之力。自上而下有序有为。通过消安委层面印发《加强社会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物流行业“百车巡游”活动、星级酒店消防演练培训等9大主题内容,细化各镇街、部门任务分工。联动协作有质有量。用“屏对屏”代替“面对面”,联合应急、公安、经信等部门及各镇街开展“云逛网红夜市齐学消防知识”、小微园区(厂中厂)消防安全等直播宣讲活动,赢得网友超百万点赞。与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建立突发舆情联动处置机制,提高宣传队伍打赢网络舆情战的能力。媒体宣传有声有色。联合省、市主流媒体开展火灾隐患曝光和敲门行动,与市融媒体中心达成战略协议,开设电视、网络、广播专栏,以媒体力量引导社会大众关注消防安全。年内,在央视、人民网、法治网、《中国应急管理报》等国家级媒体发稿90余条,省市级媒体上稿320余条。
四、由点及面,做实示范样板之效。靶向发力紧盯要点。将消防宣传工作融入“百日行动”及“实体化+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和“宣传开路+打击开路+曝光开路+追责开路”的“四化四开路”特色战法,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刊发。因地制宜建设试点。以苏溪印象为试点建成全市首个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高层住宅小区,从人防、物防、技防上有效提升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以赤岸特色小镇为试点创新开设“农文旅”消防宣传“流动课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防主题儿童游乐设施“入住”农村休闲活动广场行动,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安全基础。开拓创新打造亮点。联合市教育局及属地镇街组织开设“消防橙”防溺水教育“实景课堂”,把防溺水课堂搬到水塘、河畔等水域现场,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防溺水技能,提高规避风险能力。以党建统领为“轴心”,联合稠城街道依托网格党小组,发动少数民族、外籍友人组建“石榴籽”“商友联盟”“洋更夫”服务团队,全面参与网格管理,助力消防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