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全市范围内宗教场所火灾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遏制宗教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依托“三个全面”持续提升宗教场所火灾防控水平,筑牢宗教场所消防安全屏障。
全面排查,深化隐患整治。支队积极联合民宗、公安、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开展宗教场所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对各宗教场所是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保持畅通、消防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并保持完好有效、用火用电、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场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场所负责人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工作人员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同时,支队还不定期对前期检查过的宗教场所开展火灾隐患“回头看”行动,对个别场所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指导督促,防止已整治的火灾隐患“死灰复燃”。
全面演练,夯实备战基石。为提高宗教场所火灾处置实战能力,支队积极组织消防救援人员深入宗教场所,扎实开展“六熟悉”工作,对各宗教场所的建筑结构、疏散通道、重点部位、内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了解掌握,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反复操作,正确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开展有针对性地实战演练,加强对宗教场所尤其是木结构连片建筑火灾扑救的技战术研究,切实提高此类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通过开展熟悉演练,进一步加深消防救援人员对各宗教场所的熟悉掌握程度,为灭火救援打下了坚实基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得到高效处置。同时,各基层队站还联合宗教场所微型消防站开展实效性、针对性、差异化实战演练,切实帮助各宗教场所提高初期火灾处置能力。
全面宣传,敲响安全警钟。为全面提高宗教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支队主动深入全市宗教场所,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期间,宣传人员针对宗教场所实际情况,结合火灾案例讲授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详细讲解如何报警、如何疏散、如何处置初期火灾、如何自救逃生等内容,培养宗教场所消防安全“明白人”。支队还积极组织宗教场所工作人员开展灭火疏散逃生演练、灭火体验等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宗教场所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紧急应对能力,有效掌握火灾处理流程,提高宗教场所防火防灾能力和消防安全水平。此外,支队发动消防宣传小分队、消防志愿者等力量,深入各宗教场所发放各类消防安全提示资料,在场所重点部位张贴醒目警示标语,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