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升高,公园、广场附近人流量增多,常有商贩在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叫卖气球,尤其是卡通造型的氢气球备受小朋友欢迎。那么氢气球是否安全?5月18日上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杭州市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携手主流媒体做了一组消防小实验,结果证实,氢气球遇火真的会变成“小炸弹”。
实验开始前,消防救援人员准备了打火机、竹竿、铁架、蚊香、氢气球等实验工具。
实验一:氢气球遇火苗瞬间燃烧
实验中,消防救援人员穿戴好防护服,在室外空旷的位置,将氢气球固定在铁架上,用竹竿固定住点燃的蚊香,并靠近氢气球,氢气球瞬间被烧破,内部气体快速燃烧起来,几秒钟后,整个氢气球被燃烧完。
实验小结:氢气球里的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填充氢气的气球遇到明火后发生了燃烧,由于火苗的外焰温度极高,超过了氢气的燃点,燃烧氢气球后先将气球外壁烧透,遇到氢气后会立即产生化学反应出现燃烧现象。在购买气球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气球中装的是氢气还是氦气之类安全的惰性气体,不要选择里面含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的。
实验二:氢气球破损后遇到明火爆炸
实验中,消防救援人员拿打火机慢慢靠近破损氢气球,就在火苗接触到氢气球的瞬间,只听“砰”的一声,卡通气球顿时被橘红色的火焰包围,并散发出一股焦臭味。
“小心飘落的火苗!”消防救援人员说,尽管氢气球爆炸声不大,但被引燃后,氢气球还在持续燃烧,并不时有一些带火苗的残渣滴落。
实验小结:气球破损与空气混合,用打火机靠近破损氢气球,由于内部氢气达到一定浓度,突然遇到火花,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热量无法排出时,导致爆炸发生。消防救援人员穿戴着防护设备,但仍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氢气球燃烧的一瞬间所产生的高温,并且双手隔着绝缘手套,也可以感到非常热。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在毫无防范意识,并且没有穿戴防护设备的情况下,遇到实验中的情况极容易造成大面积烧伤。
最后,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媒体镜头向广大市民科普了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并提醒大家从正规渠道购买玩具。同时,呼吁广大群众要树立消防意识,掌握消防知识。本实验将在钱江晚报等媒体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