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效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进一步加强队伍应急状态建设,提升综合应急救援效率,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自承担“一短三快”试点建设工作以来,根据部局现代化指挥系统“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精神和支队《现代化指挥系统“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建设方案,细化责任分工,以突破“一长三慢”问题为小切口、做大文章,在接警派警、蹬车出动、优化行车路线等方面做出系列改革举措,着力构建“现代化消防指挥体系”。
一、完善接处警模式,缩短调派时间。支队为缩短接处警时间,深入研究当前警情调派模式,充分利用消防融合通信、融合通讯系统等软件,简化调派程序,规范调派流程。同时,以移动作战指挥终端和应急通信装备为支撑,实时推送灭火救援处置要点、实时跟踪行动、实时提醒风险。切实优化通讯员岗位练兵内容,开展小班化轮训2次,针对辖区重点单位、道路水源等信息线上考试4次,接处警模拟实战考核2次,逐渐形成了“边询问、边调派”的接处警新模式。
二、改造硬件设施,提高出警速度。支队为实现防护装备上车、救援装备易拿的目标,逐步改造车辆结构,缩短着装、取装时间,并同步警铃、警灯、车库门相应,简化出警程序,切实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出警速度;划分营区模块为红黄绿三个等级,设置智能提醒系统进行发声提醒,做到区域联动、岗位联勤;调换寝室人员,根据作战单元设置人员住宿,便于出警期间相互监督。
三、联动政府部门,加快力量到场。支队针对近年来接处警情况,在辖区中设置快、中、慢三个区域,分别划分设置多条快速路线,并及时更新推送道路信息至通讯群内,实时组织全体驾驶员、通讯员学习。同时主动上门与区交警部门沟通协商,推进智能导航系统建设,强化警灯、警报、喊话器等设备应用,有效加强部门联动,确保车辆行驶“畅通无阻”。
四、编配作战单元,加速战斗展开。根据人员业务能力、车辆处置警情、装备适用场景对消防救援人员进行作战单元重新编配,合理放置装备器材,实行装随人走、装随人定,充分熟悉掌握车辆装备性能。同时利用移动指挥终端进行分析预研判,加强途中研判指挥、信息推送、安全提示,预先部署战斗行动,明确灾害处置特点及注意事项,真正实现“到场即处置,下车即展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