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障碍阅读

湖州市南浔区“五步工作法”筑牢古镇景区安全防火墙
2021年 04月 17日 10: 18 信息来源: 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 湖州支队南浔大队 邱莹

  南浔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是全国唯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古镇建筑大多历史悠久,文保级别高,在建筑布局上,存在面积大、结构紧凑,院与院之间、廊与廊之间的弄道宽度小等特点,且多为一层或二层的穿架砖木结构,依河而建。一直以来,湖州市南浔区将安全防范作为古镇保护的重中之重工作,特别是针对古镇景区内普通消防车难以进入,一旦引发火灾后,救援难度大的现实问题,因地制宜、五措并举,筑牢古镇景区安全防火墙,切实保护好古镇的现状和历史传承。近年来,古镇单栋建筑成灾类火灾实现“零发生”,2020年,更是实现火警“零起数”。

  第一步:源头设防,完善规划。为切实加强古镇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在出台《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同步配套出台《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消防安全规划》,在开发中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投入大量资金物力,完善消防站、消防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线下埋”规整所有电气线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针对近几年新兴的民宿行业,专门出台《南浔古镇民宿管理办法》,严格规划与控制古镇景区民宿的布局与数量。对于新建的民宿,做到消防安全设施同设计、同施工、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审核制,确保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电气线路、逃生出口、防雷、防火墙、智能报警等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步:因地制宜,快速应急。针对古镇景区道路狭窄、拱桥台阶多、普通车辆难以驶入、水路纵横等特点,专门组建了南浔古镇度假区水陆两栖专职消防队,配置12名专职队员,实行24小时轮流备战执勤。配备3辆消防山地救援车、2辆水上汽艇、2辆三轮摩托车,以及抽水手抬泵、战斗服和消防梯等能迅速到达现场和就地取水灭火的消防救援装备,做到1分钟出警,3分钟内到场。同时在古镇南部、中部等地设置了24个消防器材存放点,存放点内配备水枪等必要消防救援设备,可以第一时间做到周边火情应急救援之用,确保将突发事件消灭的初期阶段,扎实提升古镇消防应急能力。

  第三步:数字赋能,科学预警。搭建古镇景区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对重点场所实施全方位监控,对景区120余个市政消火栓实行定位管理,安装“智慧用水”“智慧用电”等物联感知系统,做到消防水压和安全用电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分析、人员集聚热成像感知、报警点位精准定位,有效提高智能监管水平。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古镇景区的指挥平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等实现互联互同,将专职网格员排查、平安志愿者巡查、安全监管员检查的结果进行汇集统计分析,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动态隐患情况和分级处理,及时督促隐患整改到位。

  第四步:多级联动,强化监管。完善“政府主导、多警联勤、社区联防”机制,建立以古管委、社区、单位(家庭)为主线的古镇三级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狠抓日常监督管理。文广旅体、消防、旅投等单位成立联合工作组,定期对古镇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加强消防指导培训;景区派出所落实专人,实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宣传火灾防范知识;嘉业藏书楼、小莲庄等文保单位对重点时段、区域和部位落实常态化巡查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动态火灾隐患;对景区内各类经营主体实行安全星级评分制,对于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经营主实行退出制。

  第五步:加大宣传,提升素养。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深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古镇景区专门建设消防安全教育馆,将教育馆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对古镇居民和游客深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定期组织古镇景区居民和各文保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演练,讲解消防法律法规、典型火灾案例、火灾防范知识,开展灭火自救演练,进一步提升消防自救安全意识。同时,利用景区各类电子广告屏,展播消防安全提示、标语,营造人人关注消防安全的氛围。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