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富阳大队联合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在富春街道一待拆迁居民房进行了电动车火灾模拟实验。模拟楼道电动车充电起火后的过烟情况、电动车在是否有安装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充电点起火下的对比实验。杭州消防抖音号、浙样红TV、FM93交通之声、钱江视频、浙江在线等媒体平台进行了直播。
实验一:模拟普通居民房楼道电动车充电起火和逃生实验
在产生烟雾后不到7 秒,明火开始燃烧,并迅速蔓延到电动车其他部件,电动车周围达到 110 ℃,同时伴有剧烈浓烟迅速向上蹿升。1分10秒,烟气已蔓延到二楼楼梯间,从市场上抽检的消防产品(烟感)开始报警,此时的烟气浓度为 1120 ppm。2分49 秒,烟气已蔓延到三楼楼梯间和三楼房间。3分37秒,烟气已充满了整个楼梯间,现场伴有爆炸声音,温度超过 320 ℃,电动车已经被大火蚕食得只剩下“骨架”,而关门的二楼房间几乎没有烟气进入。此时在房间中的三名实验志愿者分别是佩戴逃生面罩、用湿毛巾和没有任何防护的三种状态下开始逃生。
看看三种求生方法的效果如何:
1号志愿者,没有任何防护进行逃生,在楼梯间处就被浓烟逼停脚步,无法正常呼吸,立刻返回房间。
2号志愿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达到楼梯间处呼吸比较艰难,有毒烟气刺激眼睛无法找到逃生通道,返回房间。
3号志愿者,佩戴防毒面罩,沿着墙壁逃生到2楼后,被燃烧的热浪阻挡,返回三楼房间。
实验者回忆刚刚逃生过程:眼前漆黑一片,加上浓烟难闻的气味,导致自己暂时丧失了分辨方向的能力,最后只能在消防员的帮助下才能顺利逃生 。
实验结果表明:楼道起火冒烟,火灾没有蔓延的情况下,切勿盲目逃生,关好门窗在房间等待救援比盲目逃生更加安全。
实验二:模拟电动车在是否有安装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充电点起火下的对比实验。
在未安装的消防设施的充电点,技术人员通过电瓶短路,引燃了电瓶车。在产生烟雾后不到 16 秒的时间,明火迅速蔓延到了电瓶车的部件,浓烟越来越浓,1分06秒后烟雾充满整个空间,开始向外逐渐蔓延。反观在已安装消防设施的车棚里,当电瓶车起火后,产生了烟雾,30秒出现明火,并点燃周边可燃物,35 秒声光报警器发生报警,1分46秒自动灭火装置启动自动喷泡沫液,降温覆盖控制了火势的蔓延。
实验结果表明:安装有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的集中充电点在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直播期间,杭州消防结合现场实验提醒广大群众,千万不要将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为电动车充电,要去集中充电点为电动车充电。要能熟练掌握手提式灭火器和防毒面罩等消防产品的使用方法。楼梯有烟切莫慌,关门防烟等消防。固守待援时需做好以下几点: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家下层,并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向楼顶逃生理论上可行,但最好方法就是回到屋内固守待援。在室内固守待援时大家要注意,可通过打开窗户摇晃鲜艳衣物呼喊,夜间则可使用手电晃动提醒,向营救人员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