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牢牢把握当前发展趋势,聚焦风险防控,深入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积极创新消防安全监管模式,全力破解高层建筑火灾防控难题,推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日趋规范,风险隐患有效消除,城市火灾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全面筑牢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针对当前高层建筑现状,支队全面分析近年来全市高层建筑火灾数据,划定重点区域,明确整治重点及措施,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推动各级政府修订《消防安全工作职责规定》《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办法》,研究明确新业态监管职责,健全消防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体系。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综合治理工作,印发工作方案,安排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力量,联合开展高层建筑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各级消安委办公室实体化运行,落实研判调度、联合检查、约谈问责、工作通报等制度,督促指导下级政府和行业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职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带队检查,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把消防安全纳入综合治理,严格落实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提升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夯实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支队采取行业排查与网格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基础信息排查,建立高层建筑基础信息库,逐一登记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隐患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各地消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开展常态化、定期式清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层建筑基础信息和消防安全状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火灾隐患排查,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消防安全疏散通道不畅、建筑消防设施损坏、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等突出问题,实施重点攻坚整治。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提请政府挂牌督办,坚持重难点区域“定期回头看”和其他区域“随时回头看”,同时联合媒体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回访检查,持续加大对火灾隐患曝光力度,让媒体聚焦高层隐患“洼地”,形成督改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全面彻底消除易诱发重大火灾事故的安全隐患。
实施技防支撑提升工程。支队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工程,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消防工作紧密融合,推广运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和社会消防宣传共享平台,规范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主动融入综治一张网建设,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开展火灾隐患的信息采集、情况反馈和问题督办。推动政府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全面启动宁波市智慧消防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智慧式安全用电隐患监管服务平台、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电瓶车智能充电桩、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等技防设施,在全市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全面推广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将自动消防设施、消控室值班等情况全面纳入平台管理,全面提升火灾防范科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此外,支队探索推出非接触式执法,与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打通信息壁垒,共治消防通道堵塞难题。
深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支队健全消防宣传社会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各辖区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力度,结合派出所接触群众广泛、点多面广、辖区情况最熟悉等优势,投入消防安全宣传第一线,深入高层住宅发放、张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公告等宣传资料。发动各高层建筑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员工开展点对点防火检查业务培训,确保高层一旦发生火灾,能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立足各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区域联防工作,开展联合灭火应急演练和消防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微型消防站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支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广泛发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示,播放火灾案例警示片,普及消防安全常识,还利用各单位LED屏、楼宇电视、户外视频等媒介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集中曝光火灾隐患单位和消防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