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坚持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杭州支队聚焦“讲政治、守初心、担使命、作奉献”这一主线,突出学、查、创、评四项重点措施,对标提质强能,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筹划、高质量开展。
一、坚守传承,用心描绘钱塘色。支队在巩固深化去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向工作机制发力,浓厚杭州味、描绘钱塘色。开好“四类会”。支队注重顶层设计,建立会议闭环机制。党委会研判部署、凝聚思想共识;培训会宣贯答疑、解决操作难题;调度会跟踪问效,掌握开展情况;专班会分析总结,统筹分工配合。目前累计召开会议5次,培训70余人。抓实“三个一”。支队建立“一清单一指令一通报”推进机制,以专题任务清单限时定责,在各单位实行“挂图作战,破题销号”;以专题工作指令补充完善,明确工作重点难点;以专题通报督促整改,确保压力传递、及时纠偏。目前下发清单指令5张,各单位挂图作战表基本完成。紧盯“两类人”。支队紧盯115名重点教育对象和29名实践活动联络员,坚持重点对象重点抓、联络对象经常抓的原则,明确职责任务,压实责任链条。目前逐一与基层主官点对点电话问卷调研,并了解掌握基层难点堵点问题10余项,征集贯彻《纲要》《大纲》金点子80余条。
二、守正创新,全心厚植泥土味。支队秉持“基层第一、消防员至上”理念,向服务载体发力,用心接地气、厚植泥土味。用好调研“传家宝”。制定下发蹲点调研方案,班子成员针对落编定岗后基层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事项确定9项调研课题,结合“强党性、明规矩”学习周活动中检视暴露的不严不实问题,落实每月“调研反馈销号”制度,做到每月一反馈一晾晒,逐步解决班子和队伍根子上的问题。用好文化“金钥匙”。依托全市47处红色资源,下发支队“一月一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结合参观见学活动强化教育吸引力;开展“一队一品”精品工程建设,宣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用好网络“放大器”。聚焦网络这一最开放、最要紧的教育新阵地,陆续收集推送20余部微视频,逐步建立正能量资源库,依托每周一夜学和“三会一课”制度,实现学习兴趣最广、学习受众最大、学习时段最活,探索适应年轻指战员思维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
三、回应期待,尽心散发草根香。支队对标“叫好又叫座,口服心也服”的工作要求,向减压增效发力,打好减负牌、散发草根香。精准全面统筹推进。支队将14项子任务与年度疫情防控、正规化建设、岗位练兵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党委全面统筹协调,处室认领精准推进。支队“两严两准”正规化工作在加速推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基层指战员舒适感、幸福感、归属感的“三感”工作目标,为正规化建设增添了家的温暖。分级分类教育减负。结合教育减负的呼声诉求,支队建立“重点对象重点学、一般对象正常学、参与对象简化学”的分类标准和批注式学习方式,以“一教材一平台”[1] 基础(参与对象学习内容),构建“1+1+N”学习模式,一般对象、重点对象在N上拓展加量(专题学习资料、推荐书目),实现精细化教育。共建共享盘活资源。支队倡导共享共用最大化理念,把课题和任务分解到17个大队,课题成果在全市队伍中共享,发挥大支队的团队优势。尤其围绕创新成果这一“重头戏”和精品小课这一“活招牌”,坚持灵活方法、盘活资源,对外与地方资源联学共建;对内分工协作完成创新,有效减轻了机关和基层工作压力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