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外来务工人员迅速递增,出租房、群租房数量也直线上升。为坚决遏制出租房、群租房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抓住重点,坚持“四个立足”,有效推进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行动,进一步筑牢了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防火墙”。
立足于政府主导,底线思维治理源头。一是发挥职能作用。自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宁波支队高度重视,多次开会进行部署。支队成立出租房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包含公安、综治等相关部门为小组成员,确定以“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整治方案。支队明确治理重点、治理内容、治理范围、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深入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针对出租房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摸清辖区出租房的底数、消防安全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制定整治标准。宁波支队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符合地方特色整治标准和措施:一是增设安全出口,对有条件的出租房增设室外疏散楼梯;二是全面禁止在一层楼梯间对电瓶车充电,集中安装智能充电桩;三是集中清除堵塞疏散通道、楼道、安全出口的杂物,在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安全出口设置消防应急灯,并按要求配备消防设备;四是借助“三改一拆”,拆除私营城区域的大量违章建筑。
立足于基层力量,隐患排查常抓不懈。一是落实高压整治。支队以“零容忍”姿态重拳整治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按照《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标准》,要求各地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各项火灾防范措施,针对出租房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出租房210处,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70余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00余处。二是密织巡防网格。支队发动乡镇消防工作站、公安派出所、基层网格员等基层力量,深入各乡镇挨家挨户地毯式、无盲区走访排查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并对业主情况、火灾隐患等情况按照“一户一册”的原则进行分类,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止失控漏管;并根据网格划分,由村(社区)干部上门做工作,劝导业主积极配合整治工作。排查整治期间,要求各村(社区)建立夜间巡防队,对整治区域开展夜间防火巡查,提醒业主做好防火工作,避免整治期间发生火灾。
立足于齐抓共管,广泛普及同步发力。一是组织集中约谈。支队组织各地针对出租房业主、物业集中约谈多次,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以及组织租户开展集中培训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截至目前,全市共约谈出租房业主、物业50余次,约谈出租房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员600余人。 二是开展消防演练。针对出租房人群密集的特点,支队组织各地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并组织出租房房东、租户开展全员集中安全培训,现场教授如何使用灭火器、水带等。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出租房房东、租户演练32余次,共培训人员1500余人。
立足于媒体声势,点面结合全民参与。一是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出租房消防安全常识及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内容,有效扩大了出租房整治活动影响,取得了双重效果。同时开放消防体验馆预约平台,广邀辖区群众参观消防大队,零距离接触消防、学习消防。截至目前,5000余人成功预约并参观消防体验馆。二是巧设宣传网格。支队组织各大队联合消防志愿者及社区消防宣传大使等群体,走街串巷开展出租房的消防安全教育。同时精心制作各类宣传资料,组织各地向房东及房客逐一发放,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截止目前,累计张贴出租房屋火灾警示5000余份。同时,支队还利用 “宁波消防”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展开新媒体主题活动,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全方位宣传出租房消防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