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一个带有温度的电话号码,它常被人们称为“生命线”。“119”的接警员们就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守护者,无论春夏与秋冬,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时刻接听群众的求助电话。
而一旦警情下达,前一秒,消防员们可能还在训练、吃饭、睡觉,也可能在理发、洗澡、上厕所,但警铃响起的那一刻,他们就必须停止一切,在60秒内穿好战斗服登车出库!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一个个“一分钟”的瞬间,为大家介绍这支值得信赖的队伍。
119接警员背后的故事
这个岗位24小时不离席
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大楼,20楼一间办公室内,全年无休,24小时都有人值守。这里,就是119指挥中心。对于群众来讲,接警员们是一群“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神秘人。即便是中午时分,他们也不能懈怠,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下一通电话将会接到什么警情,必须时刻都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13时05分,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在119指挥中心响起。“您好,杭州消防,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电话铃声刚响起,接警员刘俊飞快速接起电话。12年的接警生涯,这句话他已经记不清说了多少遍。
那天中午打来电话求助的,是一名司机,他的汽车在城北发生了自燃,车头已经冒起了烟,寻求消防帮助。报警人可能受到了惊吓,语气很急促,还有些语无伦次。刘俊飞凭借经验,一边安抚报警人,一边以最快速度了解了报警信息和大致方位,然后快速敲击键盘,将接警信息反馈给所在辖区消防中队,同时也同步反馈给就近的微型消防站。
从事接警工作12年,刘俊飞说自己经手的警情至少有数千起。大家可能觉得接警员就是一份接电话的工作,但在刘俊飞看来,并非如此。“接警员是连接一线战斗员和指挥员的纽带,是前后方联系的关键一环,担负着接警调度、火警出动带路和火场传达命令的任务。”
刘俊飞说,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119”火警接警员,平时的业务学习必不可少。“每一个接警员上岗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熟悉杭州全市的行政区划,每条道路,每个水源,各辖区中队的情况,还有全市重点单位及微型消防站的分布,都要烂熟于心。”
高强度的工作,让不少接警员有了职业病,比如腰椎盘突出、鼠标手等问题。“我们对时间观念要有严格的把控,有时想去上厕所了,替岗同事没到,绝不能离席。”也正是接警员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每天都在平凡的日子忙碌着,让这条“生命线”时刻畅通。
12年来,刘俊飞说杭州消防的变化太大了,“记得刚来的时候,指挥中心只有一个接听席,现在可以同时接听和处理三起及以上警情,同时还能调派55个微型消防站。而且,现在的信息化程度更高了,随时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及时掌握救援现场的情况,以备后续力量增援。”
一分钟
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守护
对很多人而言,六十秒就等于一分钟,也就一眨眼的事情,但在杭州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政治指导员吕良良看来,一分钟足足有六十秒,每一秒都要掰开揉碎来用。
刚刚荣获“杭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吕良良,自1999年正式成为消防队伍,20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救援第一线。
5880余次的灭火救援经历告诉他,“一分钟,意味着大火可能会蔓延超过两百米,高温会上升几百度,可能离危险又近了一步。”所以,每当警铃响起,他和队员们无论在干什么,只有一个信念——与时间赛跑,必须在一分钟内穿好战斗服登车出库,以最快速度赶赴救援现场。
吕良良说,不练就一身本领,怎么能与时间赛跑呢?怎么在灾难面前“逆行”呢?所以,对消防员来说,一半是训练场,一半是火场,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作为一名38岁的“老将”,吕良良不顾长年累积的伤病,同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一起训练拼搏,12米绳索攀爬、10层负重登楼、5000米负重跑一个不拉。
“别人过日子论年、论月、论天,我们消防员的日子啊,永远都是论秒过的。”吕良良开玩笑说,每次在训练场上拿出秒表,队员们的心里就“咯噔”一下。为了逼近实战,即使是在40度的高温天气,特勤大队的消防指战员们也要身着防护服、套靴、头盔,腰缠腰带绳子,肩背空气呼吸器,手上再加两盘水带,全套装备负重35公斤重,训练登楼10层。
厚重的战斗服,隔热性能好,身体的热量根本出不来,汗水全部吸附到衣服里,训练时衣服越穿越重。这还没结束,有队员刚打开战斗服的衣领想透透气,对讲机中又传来声音,要求队员们开始下一个科目的训练——高层云梯车训练。这是一台50多米高的云梯车,要求3名消防指战员怀抱6条水带站在承重300公斤的载人篮中,一路直升到了10楼的高度,通过云梯车铺设水带,然后出水才算完成任务。
“有人要轻生,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有人被困火场,我们把空呼让给他们,然后安全带出……”吕良良说,在救人过程中,消防员们经常会经历一些“生死时速”,也正是这些经历,让队员们在一次次魔鬼训练中,懂得为何要“快一秒,再快一秒”的意义。
在杭州消防,正是有了像吕良良这样一批又一批优秀消防员的默默付出与坚守,才能做到当警铃响起时,他们一分钟穿好战斗服登车出库;一分钟,可以直抵火场深处开展救援……
一分钟对消防员而言,意味着心无杂念的逆火而行,更意味着义无反顾的铮铮誓言。群众的安全,源于他们的每一分钟。
“5.12”防灾减灾日生命时速——记杭州消防指战员的“一分钟”
2019年
05月
14日
20:
51
信息来源:
自录
作者:
杭州支队防火处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