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遏制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特殊群体消防安全工作,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着眼实际、把握要点,以提高特殊群体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目标,开展消防安全送上门服务,多点发力为特殊群体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聚焦部门联动,筑牢特殊群体"防火墙"。温州支队推动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联合监管机制,组织民政、社区等部门对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之家等特殊群体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排查用火用电安全、消防设施配备、电气线路敷设、燃气使用安全等关键环节,同步检查值班制度落实和工作人员消防技能掌握情况。针对发现问题建立隐患清单,实行闭环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指导单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防火巡查检查机制,特别加强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全面提升特殊场所火灾防控水平。
深化靶向宣传,撑起特殊群体“保护伞”。 温州支队指导"蓝玫瑰"宣传队伍建立特殊群体关爱台账,精准梳理全市留守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信息,联合消防骨干、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平安双节"敲门行动。行动采取"三进工作法":一是进店铺,对沿街商户开展"1+1"服务(一次隐患排查+一次技能培训);二是进社区,在鹿城、文成等地针对小餐饮、出租房等重点场所,实施"扫楼清巷"式宣传,通过错时上门、逐户指导的方式,同步开展隐患查改和知识普及;三是进家庭,创新发放"消防安全明白卡",张贴可视化宣传海报,用当地方言讲解"三清三关"要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覆盖重点人群1200余人,切实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推进消防培训,织密特殊群体"防护网"。温州支队创新宣传模式,组建专业培训队伍联合消防志愿者开展"敲门守护"行动。采取"案例教学+实操演练"方式,重点针对特殊群体设计培训内容:一是剖析典型火灾案例,详解疏散逃生要点;二是模拟火警场景,指导正确报警流程;三是设置灭火实操区,手把手教授灭火器、防毒面具等器材使用方法。截至目前,已组织宣传骨干、网格员深入残疾人之家、养老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培训300场次,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让特殊群体在参与中学习、在演练中掌握,切实提升"四个能力",构建起特殊群体消防安全关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