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指数,着力破解住宅小区消防管理难题,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当前工作实际,充分结合辖区各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现状,积极探索,科学研判,采取强有力措施,以“全面体检+分色管理”精准发力。
政府牵头部署,明晰工作责任。将住宅小区专项治理作为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重要内容,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监管责任,以及单位主体责任。并联合公安、市监、建交、商务等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消防“生命通道”畅通工程》等各类专项方案,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各大队定期召集住建、镇街相关人员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查找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工作举措,总结分析下步措施。其中,镇海区联合建交局建立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红黑榜”制度,对全区住宅小区开展“红黑榜”评比通报,2024年累计表彰“红榜”物业企业10家,通报“黑榜”物业企业8家。
部门协同合作,破解瓶颈难题。全面排查摸清现状。镇海区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区151个住宅小区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排查,逐一建立隐患清单,形成风险评估报告,落实整改责任。重点攻坚消除重大风险。各大队联合住建局,依托2024年民生实事工程“高层住宅小区消防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对消防安全隐患较大且有强烈改造提升意愿的高层小区进行整改。增配设施补齐短板。各大队部署推进电动自行车充停驿站增改建工作,各地建设室外独立建造的“充电驿站”。
重拳整治隐患,提升执法覆盖率。强化网格巡查。将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巡查作为基层治理“141”体系重要内容之一,定期组织网格专项拉练,全面发现整改动态隐患。针对现有住宅小区充停场所广泛开展排查整治,累计排摸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7千余处,其他充停场所3万余处。强化执法打击。各大队联合综合执法局积极推进消防执法进小区活动,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等高频问题,依法予以打击,有效发挥震慑作用。各乡镇街道已累计办理消防案件2万余起,罚款16余万元。强化重大火灾隐患督办。对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住宅小区及时提请政府进行挂牌督办,确保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已累计挂牌督办住宅小区10余个。
广泛宣传教育,提升消防意识。镇海区每季度联合区建交局开展“消防演练进小区”活动,同步拍摄制作成短视频,供各物业企业参照学习。对省内外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及时制作成警示片,通过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滚动播放。各地举办住宅小区物业经理培训班,培训包含物业管理条例、消防安全等内容,共计2000余人参加培训。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入住宅小区向群众普及消防知识,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000余场,参与群众3.5万余人。结合典型火灾案例,开展警示宣传,以消防车通道、电动自行车、“三合一”等隐患风险为重点,制作相关微信图文、海报、手册等资料,发动全区物业企业张贴消防宣传海报1万余份,发放消防宣传手册1.5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