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宗教场所消防安全系数,加强宗教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辖区宗教场所特点,“三破三建”全力筑牢宗教场所消防安全屏障。
破解“怎么管”,构建全链条双向共管机制。支队积极联合应急管理局、民宗局等相关部门组建安全排查小组,深入辖区内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排查工作,重点查看灭火器配备数量是否齐全、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微型消防站装备是否齐全、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保持通畅、每日防火巡查记录内容是否详实等情况,叮嘱负责人增强消防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巡查检查,及时堵塞隐患漏洞。同时,定期对检查过的宗教场所开展火灾隐患“回头看”行动,对个别场所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指导督促,防止已整治的火灾隐患“死灰复燃”。
破解“如何灭”,构建实践式双向共促机制。支队针对辖区实际和火灾救援特点,全面加强对辖区各宗教场所的熟悉演练和检查频率,组织消防救援人员深入辖区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六熟悉”和灭火实战演练,重点对周边道路水源情况、建筑物内部结构、毗邻情况、消防设施、疏散通道、重点部位以及人员疏散困难的区域进行熟悉掌握,及时修订科学、合理的灭火疏散救援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技能比武竞赛,加强与场所内微型消防站的联勤联动联训,有效缩短消防辐射半径,健全“梯次搭配、协同响应、有效衔接”的立体化救援格局。
破解“怎样学”,构建多元化双向共学机制。支队充分利用节日、季节更换等时间节点组织宣传人员到宗教场所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结合宗教活动场所特点,围绕日常消防安全常识、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对用火用电、消防器材配置和维护保养、火灾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同时,在各宗教场所重点部位、重要场所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严格控制宗教活动用火、生活用火等。还通过线上微信群、抖音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多渠道、全方位加大消防安全知晓率的普及力度,切实增强宗教场所人员和信教群众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确保宗教活动安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