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所”关系“大民生”,为进一步做好“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责任源头管控,全面摸排。支队积极组织各辖区、街道(乡镇)、社区对辖区“九小场所”和从业人员进行摸排登记,更新信息、完善台账,准确掌握“九小场所”经营规模、地理位置、消防设施是否充足等情况,细致研判全市消防安全风险。同时,明确消防安全职责,督促业主、租赁方依法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确保场所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有人管,从责任源头加强消防安全管控。
严格督导奖惩,全面整治。将“九小场所”检查融入“双随机、一公开”等日常监督检查中,防火监督人员联合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堵塞安全出口、违规设置员工宿舍等消防违法行为;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治理,同时加强对于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管理,严防“违规施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隐患台账。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求场所负责人现场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跟踪督促整改到位。
加强业务培训,全面助推。支队组织宣传人员、网格员、消防志愿者等基层力量走进“九小场所”进行实地帮扶行动,落实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及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并手把手向“九小场所”负责人及安全员讲解灭火器材使用要领、逃生自救技巧。同时,支队立足实战需求,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快速反应,认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演练,熟悉辖区水源及交通道路等情况,强化快速控火和抢救人员的能力。
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宣传。支队宣传员以沿街门店等为重点,向商户发放消防安全手册,讲解预防火灾的重要性以及发生火灾时的自救与互救、应急逃生技巧等;组织实施家庭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社会单位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公开栏、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加大查处力度通过明查暗访、新闻曝光等形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九小场所”火灾隐患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