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6月9日,全省13个支队86名参训学员在省消防救援总队水域救援训练(丽水景宁)开展培训。此次培训专门从队伍内部挑选15名省级水域救援教练员,并邀请了6名外聘教练以及中国消防救援学院1名老师参与培训教学。
培训全过程突出“学教、学练、学管理”的全流程培训模式。一是教学模式聚焦培养教练员目标。在上期省级教练员培训成果基础上,采取“理论+操作+示范示教”支队级教练员培养模式,以理论提升、技术巩固、分步示教、分组示范、微讲堂评比等大课理论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强化此次培训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通过动态跟踪学员培训档案,全面掌握每名学员训练成绩,根据综合能力筛选出具有骨干教练潜力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对相对薄弱的学员,教练团队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送教。培训期间,邀请消防救援学院教师跟班驻训,指导学员采用“五步”教学法规范示范示教,同时安排省红十字会老师开展涉水医疗急救技术培训,确保培训科目训实、训全、训到位。二是综合考评推动学习动力。通过对参训学员的单兵技术水平、示范示教能和微讲堂授课能力以及日常量化评定进行综合考评,督促参训学员化压力为动力。三是管理坚持常态正规秩序。严格落实培训班一日生活制度,落实每日早晚测酒、内务卫生检查、夜小结会,同时采用“驻训+驻勤”新模式,调派一辆消防车、一辆皮卡车到水域训练基地,安排学员轮班执勤负责就近区域灭火救援任务。四是安全主线贯穿全程。训练开始前,对装备器材进行检查,对水域环境进行评估,把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培训过程中,紧盯水域救援组训安全风险,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控要求,配备AED、急救包、防暑药品等物资,并根据天气变化提供凉茶、姜汤等饮水保障,同步抓好长时间外训体能储备,打造训练和生活的全面安全保障,确保队伍安全稳定。
通过严格考评,参训学员基本达到水域救援支队级教练员及教练员助理能力,达到培训预期目标。下步,总队将认真总结培训,完善培训内容和考评模式,搭建全省水域救援技术培训及交流平台,积极推进水域救援师资力量培训体系建设,发挥总队水域救援训练基地作用,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推进水域救援专业队发展,忠诚履行好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