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快速发展促使大型商业综合体逐年增多,此类场所集市场零售、娱乐餐饮、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建筑机构复杂、经营主体多元、人员流动性大,其火灾具有复合性、衍生性、连贯性,整体火灾风险水平较高。为此,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分析研判共性问题,找准突出风险环节,研究防范对策措施,集中解决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力维护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紧盯职责体系,持续再落实、再推进。支队坚持政府牵头主抓、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属地街镇主导推进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强化单位主体责任、理顺监管职责边界、推动火灾防控措施落实等作出部署要求,周密落实行动,逐步扎实推进,形成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检查督导、信息共享、培训宣传等机制,实现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同时,支队指导各行业部门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切实打通管理末端,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化管理标准、专业化管理模式根植于各行各业,采取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使各项消防基础工作务必走实、走细、走严。
紧盯隐患痼疾,持续再排查、再整治。支队按照“强责任、严制度、深排查、重整改”的闭环式工作思路,以突击检查、错时检查、专项检查、上门指导等方式,着力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针对性治理列出清单、逐项整改,建立“一建筑一档案”的工作台账,实现“四清”目标,即底数清、问题清、重点清、责任清,最大限度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针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严格依法实施责令“三停”、行政拘留和临时查封等处罚和强制措施,对未按要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单位,组织进行约谈,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整治措施,切实做到重点场所不留空档、危险地方不留死角、关键时段不出漏洞。
紧盯宣传培训,持续再普及、再覆盖。支队按照“分批、定点、按期”原则,对大型商业综合体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及员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分批次进行修复强化教育,指导微型消防站、志愿者消防队及巡防队等末端防控力量,开展联训联防演练,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单位自知、自查、自改能力,培养查改隐患的“明白人”。同时,支队在商业综合体出入口位置设置消防安全咨询台,以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往来群众普及家庭防火、火场逃生自救、如何扑救初期火灾等防灭火常识,并在人员密集流通区域、单位场所醒目位置、电影院观影播放时段滚动播放消防安全视频、防火提示标语及警示类消防安全知识等,实现人人受到宣传教育,人人增强防范意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