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辖区内火灾形势稳定,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本市消防安全工作情况,采取“四步走”的有效措施,做好农村火灾防控工作。
责任落实,确保农村消防安全。近期,消安委结合全市农村火灾形势,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嘉兴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条例》,将防范工作落实到各个镇街道、各个行政村,组织人员加大秸秆禁烧巡查频次和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劝阻教育,对故意焚烧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任务,联合公安、建设等部门对农村内企业、住宅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坚决以“罚、封、停”等手段进行严格整治。此外,支队不断完善辖区农村火灾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充分发动义务、志愿消防队伍,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从最基层增强辖区农村火灾防控力量,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社会化防控新局面。
精准排查,整治农村火灾隐患。支队深入各农村进行隐患排查,重点检查辖区农村内易燃、可燃物品堆放场所和房屋消防器材配备,生产加工作坊违章搭建等情况,检查的同时进行现场指导将现场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进行整改,并将检查内容及整改情况记录在案,形成检查、整改的动态式消防管理机制。同时,支队指派业务精通的消防监督人员对各村内微型站站长、队员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检查,对消防安全进行“网格化”管理,对灭火战斗服的穿戴、室内室外消火栓使用等消防器材使用进行实操培训,并定期对微型消防站进行随机拉动,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做到“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处置”。
智慧建设,推动高效动态管控。支队以“智慧消防”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思路,着力构建体系化、智能化、共治化、多元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格局。支队以农村小区试点为基础,创新新农村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开展新农村消防设施配置及宣传教育提升工作,全力构筑新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推动嘉兴姚家浜小区等试点小区采取“1+3+6+N”消防安全宣传模式,以消防“四个能力”为核心,以“人防+物防+技防”为手段,以“防、灭、宣”为体系,通过数字化管理、智慧消防应用等方式,扎实推进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建设,筑牢火灾防控底线。
特色宣传,增强群众安全意识。支队高度重视辖区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积极组织消防宣传人员、消防志愿者等以上门服务的形式,帮助查找、清除农村家庭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各地深入乡镇、街道、集市和田间地头开展消防宣传,在文化礼堂、村委会宣传栏等地张贴消防宣传海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解家用电器火灾的特点、日常防火注意事项、火场中怎样逃生自救、如何正确报火警等知识,并为村民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教育视频。此外,支队充分发挥消防科普基地和消防教育馆作用,广邀村民开展体验活动,零距离接触消防、学习消防,营造人人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