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障碍阅读

温州瓯海大队探索建立消防车道“非接触”执法机制
2022年 04月 10日 09: 33 信息来源: 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 瓯海大队 关一舟

  近年来,消防车道被占用、堵塞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公共消防安全,多地发生因消防车道堵塞影响灭火救援的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隐忧,温州市瓯海区消防救援大队“三步走”创建消防车道违停处理平台,探索建立消防车道“非接触”执法机制。

  一、坚持多元共治破困局。大队多次向支队和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广泛吸纳多方意见,保障工作有效推进。今年,根据“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的要求以及《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1年)》确定的职责边界清单,对属于城市道路上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行政处罚移交至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来处理。3月23日,大队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签订了《行政执法事项交接协议》。同时,大队与综合行政执法、交警建立了执法互认机制,对于小区外部城市道路上的消防车道车辆违停可以推送至交管“12123”平台来处置,此举便可使车辆违法记录与车辆年审相挂钩。对于小区内部的消防车道违停,大队坚持集思广益,多次走访公安、交警、行政执法、财政、法院及大数据等部门,借鉴行政执法的人行道和绿化带非诉执法模式,打造符合消防执法特点的“非接触”执法机制。积极对接支队法制,从现场取证、处罚告知、处罚决定等各个环节,逐一分析现行法律对全新执法机制的适用性,修改完善执法办案流程,规避执法风险点。

  二、坚持科技智治疏堵点。根据前期业务梳理,大队建成“消防车道违停处理系统”,实现执法系统更集成、信息互通更顺畅、执法流程更便捷。系统组成上,涵括智能抓拍、移动执法终端、后台管理、违法处理等子系统,具备智能识别、现场拍摄、信息比对、告知提醒、以及违法行为自助处理等功能,不仅满足了消防车道违停行为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同时在“浙里办”上线“瓯海消防违停”模块实现消防行政处罚网上缴款。信息互通上,基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人行道违停系统的数据资源,对接区交管部门数据库,实现与交管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违法车辆的车辆、驾驶人信息获取。执法流程上,采用摄像头智能抓拍、移动执法终端现场拍照取证等方式固定违法事实依据,完成“零口供”下的违法证据链,并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完成“零接触”下的违法行为告知,最后通过法院非诉执行,保障行政处罚执行到位,并针对拒不履行的违法当事人,纳入“失信人员名单”。通过让“数据多跑腿”的方式,实现证据采集、文书送达信息化,在确保处罚程序每个环节执行到位的前提下,又简化了执法流程,提高了执法效率,人均办案时间由原来的半天压缩至5分钟,此外规避执法人员与违法当事人产生正面冲突的风险,有效提升消防执法队伍形象和社会认可度。

  三、坚持硬核整治除乱象。大队联合住建局召开物业约谈会,督促落实加强消防车道管理,实行“物业黑名单”制度,将责任落实情况与市场活动相挂钩。对接交警、执法及新闻媒体,开展每周半天的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整治消防车道堵占的乱象。点对点发送消防安全短信,提醒全区私家车主规范停车,并通过张贴公告、媒体宣传及微信朋友圈广告推广等方式,宣传“非接触”执法工作,全面预热整治氛围。大队按照“以点带面、夯实基础、有序推进”的思路,目前已选取了金域传奇、南瓯景园两个高层住宅小区作为试点区域,开展消防车道规范管理工作,并逐一指导住宅小区消防车道划线工作,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制定停车方案。

  下一步,大队将在全区住宅小区建设电子监控设备,一并接入消防车道违停处理系统,通过电子摄像头抓拍,实时上传违法车辆信息,实现消防车道全天候、全覆盖的可视化管理,织密消防车道监控的“天罗地网”。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