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障碍阅读

宁波支队“四力并举”推进“九小场所”火灾防控工作
2021年 07月 02日 09: 08 信息来源: 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 宁波支队 陈珊珊

  为进一步规范“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小场所火灾防控能力,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四项举措筑牢“九小场所”消防安全“防火墙”,全力做好火灾防控工作,维护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用“压责”代替“失责”,严明职责抓牢管控关卡。支队充分认清当前消防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就如何做好“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明确分工、分片管理、划片包干,联合乡镇、街道,严格时间表、任务单,对全市“九小场所”展开调查摸底,再逐一造册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提高思想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提升整治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整治标准,针对“九小场所”安全措施不到位、人员密集的特点,严格执行硬隔离措施,坚决杜绝“三合一”情形,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0..9.jpg

  用“实为”代替“虚伪”,重视源头落实隐患整改。支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联合街道安监所、派出所开展检查整治工作,重点检查“九小场所”内是否存在“三合一”现象,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是否按规定配备完善消防设施,是否有私拉乱接电线,是否存在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现象。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进行详细记录,责令相关负责人及时整改。针对一些违规住人且限期拒不整改的小餐饮店、小洗浴店等,依法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坚决肃清隐患。同时,联合检查组实行巡回检查制度,在后期进行回访复查,防止火灾隐患反弹,坚决做到彻底整改,确保安全。

0.02.jpg

  用“新式”代替“形式”,借助媒介创新宣传方式。支队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载体,通过短视频、图文信息等方式,向广大群众科普“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知识,揭秘小旅馆、小网吧等场所中隐藏的危险,提升群众关心关注消防,主动学习掌握消防知识。同时,依托社会媒体,大力发挥户外LED电子屏、电视、广播等社会传播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等优势,通过播放典型案例、消防提示信息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九小场所”,尤其是洗浴、足浴、汗蒸馆等易发生火灾场所的危害性,呼吁群众提高警惕,注意日常火灾防控。

  用“脚板”代替“平板”,走街串巷注重实地培训。支队组织宣传人员到各商市场、沿街商铺等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广泛宣讲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消防知识内容,提升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其次,由于“九小场所”点多、面广,分散在镇街、城中村,且部分设置在居民区甚至住家庭院中,很容易被忽略,支队发动社区消防宣传大使、消防志愿者和基层网格员深入街头巷尾,发放宣传彩页,并普及日常消防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九小场所”负责人安全意识。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