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微型消防站实战化能力水平,宁波支队立足实际,贴近实战,强化建设,注重指导,紧密结合“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专项检查工作,推动微型消防站建设驶入“快车道”。
明确职责,严把制度关。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支队以属地政府管理为抓手,督促指导各单位和社区制定并落实岗位培训、队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明确人员分工组成,确保建成的微型消防站有章可循,制度化运行。二是规范值班备勤。以“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支队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坚持定岗、定人、定责;通过电话点名、实地拉动等形式强化微站执勤战备意识,做好应急准备,真正发挥微型消防站救早、灭小作用。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支队成立专门检查组不定期、不间断的对全区微型站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全面掌握建站情况,不断完善微型站运行管理机制,今年以来共计开展280余次针对微型消防站管理、训练落实情况的巡查工作。
夯实基础,严把培训关。一是试点培训推广化。根据全市实际情况,支队按照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分别以单个社区和单个重点单位的微型消防站为示范点,明确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随后对全市各微型消防站逐一帮扶、指导,制定合理培训计划,统一组织辖区重点微型消防站进行培训,不断推广培训模式,加快培训进度。二是培训模式多样化。长期以来,支队以上门培训、入队指导、现场示范、互动交流等方式,组织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社区微型消防站人员,深化防灭火技能培训指导,手把手帮扶指导消防器材使用、维护保养方式方法,面对面讲解日常监督检查、宣传教育要点,确保实现“3分钟到场”和“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总目标。三是培训成果考评化。针对微型消防站优秀队员和骨干力量,支队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效应,并且积极鼓励经验丰富的消防退伍人员加入社区微型消防站队伍,成为骨干中坚力量,提升站点整体建设水平。同时不断探索建立微型消防站的考评机制,将微型消防站建设和提档升级工作纳入日常督导中。
多点发力,严把实训关。一是加强协同演练。支队紧密结合“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专项检查工作,引导企业、社区履行主体责任,主动与单位责任人、管理人进行对接沟通,组织辖区微型消防站定期开展实装实训联合演练,扎实提高区域联防协作能力,6月份以来,共上门培训35次,培训人员360余人次,开展联合演练5次。二是全面联勤联训。按照“位置相邻”或“行业相近”的原则,支队建立了区域联防制度和通讯联络、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开展应急调度、联合作战等方面演练;邀请微型消防站长、队员到就近消防中队集中培训,掌握初起火灾处置技战术要领,不断提升微型消防站人员业务素质能力。三是突出训赛互动。支队坚持“建、管、用”并重,立足联动、联训、联勤制度,对微型消防站实施统一调度指挥、统一训练考核,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和火灾扑救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提升微型消防站队员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
宁波支队“严把三关”推动微型消防站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9年
06月
26日
20:
50
信息来源:
自录
作者:
宁波消防支队 郭燕